查看原文
其他

超羡慕,小学能有这样高水准的杂志看

丹妈和小伙伴 丹妈读童书 2023-06-08

有一本少儿杂志,我从它创刊起就开始关注,并在2020年给大家推荐了一次。


一眨眼,这本杂志已经办刊快2年,品质经受了时间的考验,值得每个9-16岁的孩子细细阅读。


它既不以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、也不以美术科学文学等兴趣为主体内容,而是罕见地对孩子进行思维启蒙


如果说,学科、兴趣类内容是孩子成长的纵横线,织成了一面知识网络,那思维能力就是运用知识的系统。


这事情特别难做,又特别有意义,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、都适用的学习。


它就是《少年新知》


刊名:《少年新知》(每年12期)
编辑:《少年新知》编辑部
出版: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
装帧:平装  开本:大16开
适读人群:9-16岁


很惊喜,这是一本我们中国人自己原创打造的人文思维启蒙杂志,看着它,我就好像看到了生气勃勃的中国孩子。



整体排版简洁、舒适



照片非常非常少,几乎全是富有特色的插画,符合9-16岁孩子的审美眼光。





能够用图片来表达的内容

都尽量图片化,让孩子更容易理解


▲ 把心灵活动画成心灵城市

形象生动


它的定位非常走心:


引导9-16岁青少年独立面对真实的世界,学习批判性思考学习探索自我,学习如何与朋友相处、与世界相处,学习追问人生的意义。



它由国内老牌杂志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团队筹办,主创是我非常欣赏的童书评论家陈赛老师(几乎每期都能看到她的稿子,开心)



她的文字细腻优美,有着一股天然的“对话感”“交流感”


比如她在创刊词《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里,做一件“过时”的事情》描述对世界的认知时,这样写道:


毕竟,我们的世界太狭小了……只有当八月台风季节到来,巨大的风,伴随着滂沱的雨,那种摧枯拉朽式的自然伟力让我意识到外面有一个更大的世界,一个仿佛来自时间深处的神秘宇宙。


很多年以后,我才意识到,每一阵风都是地球在呼吸,而每一滴雨,都是我们与大海的相连,我们体内的每一个原子,都来自宇宙的星尘,也终将化为宇宙的星尘。



既有宏观的审视,又有自我成长的分享,读起来很有共鸣。


其他主创老师术业专攻、百花齐放,如毕业于剑桥大学、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苗千



也有知名的儿童小说作家程玮



还有北京大学心理系临床心理学博士陈祉研等等。



🎗🎗🎗

从思维模式到心理健康

从人际交往到哲学思想

从内在自我到社会构成

《少年新知》

和孩子坦诚相见、促膝长谈

 


深谙当代青少年苦闷的编辑主创们,多维度关注着他们的成长,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终结诸多压抑、困扰的出口,让他们知道:


1

如何与自己相处

比如《情感教育:你今天感觉怎么样》这篇文章中分析的失落、悲伤等,是每一位少年都无法完全避免的:



对于情绪所传递的信息,我们要么不知道如何分辨,要么干脆无视,或者拒绝接收,尤其是负面信息。



这种拒斥,导致了我们的心灵生活中极为古怪的一个现象:在我们最需要情感支持的时候,常常是我们最少得到情感支持的时候。



它不仅把问题晾开在大家面前,还对结果做出了预判:



尤其在青春期,我们常常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,在明明最需要父母的时候,却激烈地将他们推开,拒绝他们的好意;


在最需要朋友的时候,却自伤自怜,避开朋友的关心,孤立自己。


更提出了解决办法:


  • 怎么改变这种状况?

  • 让我们从问候“你今天怎么样?”开始吧。



2

如何与人相处

比如《怎么做一个好朋友?》中,以桥梁青蛙和蟾蜍中两个好朋友的具体相处方式为例,告诉青少年做一个好朋友要:



① 投入时间;

② 多做愉快的事情;

③ 真正关心彼此的悲伤和麻烦,也不畏惧展示自己的脆弱;

④ 学会发现你的朋友身上的未知之处。



3

如何与世界相处

成长的过程中,孩子不应该只思考成绩,还应该思考为人处世的行为办法。


诚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在《爱惜羽毛》中所叮咛的:



我们经常被教育去热爱,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爱某个特定的群体,却常常忽略了,最值得,也最应该爱的,是我们自己



鸟儿珍惜羽毛,因为羽毛能助它飞得很高很远。


人也一样。


自然、科学、人文、艺术、历史这些学科知识,都化作情绪、信仰、观念的载体,成为孩子们构建坚固的心理国度的一砖一瓦,丰富多元。


每期杂志88页,主要有6个栏目:


【卷首】【思考】【专题】

【新知】【专栏】【阅读】




  👇 👇
戳下面的小程序进入店铺



下面,我以2022年第2期杂志为例,简单介绍一下各栏目的主要内容。




【卷 首】

本期主题:互联网



每期的【卷首】是整本杂志的纲领性文章


主编陈赛会在这里解读本期专栏的主题,以及怎么去思考和主题相关的种种问题。


从十几年前的采访对象入题,

用他的一本书作为思考切入点。


▲回到孩子切身的生活,

看到真实的世界。


▲说明本期文章的编排理由,

借此帮孩子理解编辑和作者的思路,

也是帮忙划出重点。


▲提醒孩子不要迷失在

互联网的技术和表象中,

而是要辨别真相,

拿到自己的成长方向,

这也是《少年新知》存在的意义



 栏目一

 【思考】 


左右滑动查看【思考】目录

顺序依次为:2021年第5期、2021年第6期2022年第1期、2022年第2期


这个栏目注重对青少年思维逻辑的培养,是杂志的重点内容。


它所倡导的“思考”,不是随心所欲、杂乱无章的思考,而是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认识、探索世界的逻辑


What(是什么)→Why(为什么)→How(怎么办)→What if(假如)→ Wow(惊叹)


这个简单的设计,让青少年知道:带着看见、探索、追寻的逻辑顺序,才能看到事物/世界更深或不一样的层面。


打开眼界和思路,迈出前所未有的第一步,这个很重要。


“集体智慧”到底意味着什么?



从人类进化的本能需求,谈到学校教育、专家言论、互联网信息、算法技术的好处与坏处。


最后,跳出这些表象上的是是非非,站在更高处给孩子们建议:


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互联网仅仅看成获取知识的一种工具,发出呼吁:带着网络去旅行吧!


《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总也不够用》



现代社会的快节奏,不但大人们越来越内卷,连孩子也有了时间焦虑。
“快”本身不是问题,焦虑才是。
作者从“心理时间悖论”谈到诗人曼德尔斯塔姆的诗句,教孩子学会如何去应对这样一个“加速”的时代。
《如何拥抱无聊?》
很多孩子都会有感到“无聊”的时候,怎么办呢?
不要害怕或排斥,作者觉得最精彩的旅程,往往发生在最无聊的那一刻,很多童书都是从一个无聊坏了的孩子开始的。
“没想到吧?思考无聊这件事,居然可以这么好玩。”
《假如可以和朋友在无人岛上过一年》

 


谁还没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时候?比如抛弃一切,痛痛快快在无人岛上生活。
不是鲁滨逊那种要啥没啥的绝境求生,而是要啥有啥的梦幻之旅!




 栏目二【专题】

 生在互联网 


左右滑动查看【专题】目录

顺序依次为:2021年第5期、2021年第6期2022年第1期、2022年第2期


这个栏目,每期带孩子垂直化了解一个“话题”


作为一个专题,所有的文章都是围绕“互联网”这个主题去写的。


既有同龄小朋友的看法,也有专业人士的深度思考。


在这里,我们会看到编辑和作者使出浑身解数,把原本枯燥的理念观点,联系孩子活泼的天性和日常生活,讲得趣味横生。


《观点:我眼中的互联网》



9个12-15岁的孩子眼中的互联网,说出了孩子的心声。

《霸王龙是绿色的吗?互联网怎么说?》



 “霸王龙是绿色的吗?”
这是一个生物学问题,但把求教的对象换成了互联网,那话题的重点就变了:来自互联网的回答不一定是确定的答案,但是答案产生的过程会让你产生新的想法,准备下一个问题。
所以,文章真正想和孩子探讨的,是学会如何使用互联网这个工具,让孩子拥有查找、辨别、选择的能力

《反转,再反转,网络中有真相吗?》



使用互联网,就避不开八卦事件。
沉迷吃瓜是浪费生命,但因噎废食却也没有必要。面对信息洪流,孩子们要学会筛选和过滤
作者没有一本正经讲道理,而是用童话故事《勇敢的小裁缝》为材料,让不同的人物发表不同的言论,由孩子去思考真相
《如何逃离注意力陷阱》



我们的注意力是如何被网络切割、转移和俘虏的,以及怎么办?
作者设计了一个“逃离注意陷阱”的游戏,让孩子开始和网络幽灵的较量。


《假如社交网络会说话》



这个可太有意思了


互联网上的“评论区”“拉黑功能”“表情包”“人设”等元素变成了会说话的角色,和“人类”面对面说话。


以上是【专题】栏目的部分文章,不同角度、不同题材,和孩子讨论了同一主题的各种观点。


当看完这一系列内容,相信孩子脑中对该主题的了解会成倍增长,最重要的是,对思考的深度、广度都有了方向



 栏目三

 【新知】 


左右滑动查看【新知】目录

顺序依次为:2021年第5期、2021年第6期2022年第1期、2022年第2期


顾名思义,这个栏目内容的重点在于“新”字,新观点、新角度、新思考,鼓励孩子发现不一样的切入点。


这一期的两篇文章非常有代表性,一个关于心理,一个关于技术。


《如果心里有一个“坏秘密”》



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心里其实暗吃了一惊,因为它讲的是之前“12个男孩被男老师性侵”的新闻事件。
我吃惊的地方,也正是文章被安排在【新知】的原因:我们的思想确实陈旧顽固,第一时间想的竟是“这种话题适合给孩子看吗”。
【新知】想表达的正是:孩子该看,并且要看透事件真正的难点和重点
它不仅是个别的新闻事件,更是人类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、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。


《技术是与自然一样伟大的力量》



在我们的印象中,似乎科学技术和大自然是两种背道而驰的事情,但数字预言家凯文认为,技术是与自然一样伟大的力量。
用这个创新性的观点来看世界,很多问题有了新的思路。



 栏目四

 【专栏】 


左右滑动查看【专栏】目录

顺序依次为:2021年第5期、2021年第6期2022年第1期、2022年第2期


这个栏目是不同行业的专业大咖的个人专栏,内容非常丰富,让孩子领略到鲜明的思考模式、迥异的学识阅历,本期有9篇文章。


我们选其中几篇感受一下。


《我们能逃出算法的左右吗?》



作者王歌是位哲学博士,互联网的算法问题只是引子,他真正要讲的,是人的基本权利——尊严和自由。
“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都是一次自我决定,一次决定权的明确表达”。
别说是孩子,就是我们大人,也会为这个观点震撼。


《网络成瘾是一种病吗?》



作者陈祉妍是北京大学心理系临床心理学博士。
  • 什么是网络成瘾?
  • 为什么人会沉迷网络?
  • 以及比起在虚拟的世界里打转,有没有更好玩、更值得的事?

在青春期看到这样的文章,相信会给孩子照亮一段脚下的路。


《把每一顿饭吃成一张名片》



作者程玮是一位儿童小说作家,所以文章显得特别感性。
她把社交礼仪,讲成读者温暖、有趣的生活故事。
《假如古人玩抖音》



这篇文章可太好玩了。


作者把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搬到现代的抖音平台,古人绚丽的才华和生活,和抖音一拍即合,让人大呼过瘾。





 栏目五

 【阅读】 


左右滑动查看【阅读】目录

顺序依次为:2021年第5期、2021年第6期2022年第1期、2022年第2期

这个栏目有文摘、书讯、小说,也有青少年笔下对“自己的生活”的描写,具有浓浓的分享意味,但是“干货”十足啊。


• 有某篇文章、某本书的读后感:



• 有原创的故事小说:



• 有漫画故事:



• 有好书推荐:



如果前面的各大栏目是思维启蒙的大餐,那这里就像是可口的小甜点,给孩子换换口味,让杂志有多种享受。


  👇 👇
戳下面的小程序进入店铺


接下来,我想具体说说我觉得特别好的四个地方。



从现象走向本质

像大人一样思考


我觉得杂志最能打动孩子的地方,就是“像大人一样思考”的站位。


无论作者还是编辑,都没有刻意“蹲”下来,去揣摩孩子想听什么、看什么,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,用极强的洞察力,共同发现、思考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。


这正是青春期的孩子迫切想要得到的待遇,他们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,却有更多的“为什么”无人解答。


《少年新知》充当了一个陪伴、探讨的角色,它有很多纯粹的奇思妙想,让人看到思想的火花。


《假如数学是巧克力》,小孩只要吃下巧克力,就学会了对应的数学知识。



它谈物理、谈化学、谈天文,谈到正高兴处,突然转弯,谈到由此引发的哲学思考,让人惊叹“原来如此”。


《涌现:一切独特且崭新之物源自何处?》,前面探讨宇宙大爆炸的天文知识,后面却转向佛经《弥兰陀王问经》,直奔哲学而去。



它带孩子走近那些写作或艺术界的大师,聊他们现在无法体悟的人生思想,就像看远处的星星一样朦胧。


星星不能摘下来吃饱肚子,但能指引方向。


《尼采:世界上哪有YYDS》,用幽默的文字,讲述尼采的观点精华。



它不轻易给出某种结论,而是引导开放式讨论,这是思维启蒙的重要原则,不然又成了另一种“灌输”。


如在《是什么让海盗魅力无限》中,作者在陈述穷凶极恶的海盗做法的同时,去探讨真正让人追寻的航海时代精神。



而在《“长大成人”到底意味着什么?》中,作者深刻而又浅白的讲述警醒了我,因为“独立思考,才是长大成人的关键”,我发现我离真正的“长大”还有段距离,实在发人深省。



如果单看目录里的标题,知识面广的孩子可能会想:这个我知道,那个我也知道。


但当他打开文章,看进去,会豁然开朗:啊,原来事情竟是这样的!或者更加疑惑:事情真的只是这样吗?


这就是“思考”真正的开始了。



丰富多元的题材

不断打开新世界


《少年新知》几乎无所不谈,它所涉题材的丰富性,真正体现了“多元”的含义,看到杂志的孩子,就像在不断打开新世界。


● 一是在包容世界文化的同时,保持足量的中国特色。


如同是【阅读】栏目,前一页讲艺术大师《我是伦勃朗》——



后一页讲《武术审美观》,从艺术、心灵的角度,去探讨中国武术的发展。



● 二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,各学科之间自由切换毫不受限。


如在《只要观察得足够近,一切都会非常有趣》中,讲物理学家如何用物理知识理解世界规则——



《何以为家:“断鼻家族”出走记》中,则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记录野象群闯入人世。



而在《学习历史的10个关键词》中,又跳转到“如何学习历史”的话题,每一个方法,都提醒孩子注意其思辩性。



● 三是从现实生活到虚拟世界,处处都是思考的据点。


《怎样好好交流?》像生活小技巧一样简洁实用——



而在《一眼看世界,一眼看自己》中,却大胆地向内心世界挺进。



一开始,我会有小小的担心:题材这么宽泛,孩子们会不会有不感兴趣的内容?


但很快我就打消了这个忧虑,因为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把我们大人包裹在各种信息茧房中。


如果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,就需要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边界,让他们见识到足够大的世界,再谈真正的兴趣所在。



主题式文章编排

方便理解和模仿


不用担心选题和内容的丰富多元,会让杂志显得乱和无序。


因为每一期杂志都会有一个主题,里面的文章乖乖地被这个主题统领。


这样一来,不管思考方向再怎么发散,都会归结到同一个“起点”,就像是帮孩子从不同的角度,去理解某一个词汇或事物。


比如2021年第4期的主题是认识自己,于是,在【卷首】中,先有总体性的阐述。



【专题】栏目的名字直接取为“认识自己”,里面所有文章,都和“自己”有关。



【思考】【专栏】等其它栏目,虽然不像【专题】那么紧紧扣题,却也或多或少和“认识自己”有所关联。



对于经常被作文折磨的孩子来说,这样的“主题式”编排还有一个好处。


那就是亲眼看到某个主题,被思考高手、写作高手读题后,写成了不同体裁、不同风采的文章。


孩子们经常会抱怨老师出的作文题“不知道怎么写”,现在,这么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,不正是模仿的大好机会吗?


说到写作,不得不提一下,这也是杂志努力在做的事情,编创团队认为,“写出一个简单、漂亮、有力量的句子,也是一种锻炼思维能力的方式。”


为此,今年《少年新知》还推出了写作实验室和少年插画创意大赛,鼓励孩子们抛弃惯性思维尽情去创作。



孩子慢慢长大,有了自己独立的世界,表达和输出不仅是学习的需要,更是成长的需要。如果能够在这么一个处处强调思辩的平台上“互动”起来,真是种幸运。



        丹妈碎碎念         


我们的杂志专场,就从这份杂志开始吧。


这份杂志,太多值得谈的点了,一不小心快7000字了,当然,如果还没够的话,也可再看我前些天的随心分享👉9-16岁 | 被这份杂志深深触动了


最后还有几个点提醒大家:这份杂志在内容上,中国文化、元素的比重可以更多一些,让孩子更有熟悉感。


以及,有极少部分文章,稍显晦涩,不是那么好理解,阅读量小的孩子可能会读不明白。还有极少部分文章,背景色和文字颜色区分不够明显,读起来有点吃力。


最后来看看杂志赠品,全年12期,每期包邮送到家,征订价285元一年。赠品杂志社送的是一本笔记本+《创意阅读写作工坊》,我觉得笔记本哪里都可以买到,所以换成了以下:3本杂志期刊+《创意阅读写作工坊》,性价比更高,也更有意义。


🎁 赠品1 🎁

2022年《少年新知》杂志随机2期

2022年《三联生活周刊》过刊随机1期



*小提醒:下单后48小时内发货,节假日不发货。(在发正刊之前,如因读者个人原因退货,在没有拆封的情况下,读者承担退货运费退回。如已经拆封,需扣除赠品费用。)



🎁 赠品2 🎁

《创意阅读写作工坊》初阶课

(价值399元)

2022年12月份开通领取


课程领取方式:1. 下单后关注“三联生活传媒发行部”微信服务号,回复【领课】,点击链接;2. 用您订阅《少年新知》的订单手机号登录;3. 若提示您合并账号,勾选已阅读,并点击合并账号即可。
课程将于2022年12月中旬自动开通,如遇到困难,您可联系服务号在线客服。




开团时间

10月25日


发货物流

中通/圆通/邮政随机包邮 天津发货

每月10日左右发刊

新疆/西藏/青海/海南+240元

受疫情影响,部分地区暂时无法发货可先下单,等快递恢复后发货
如何下单
  👇 👇戳下面的小程序进入店铺






往期杂志• 7岁+ | 好奇号• 8岁+ | 万物• 小学生报纸《阳光少年报》• 9-15岁 | 商界少年• 9-15岁 | 少年时• 8-15岁 | 十月文艺• 3-6岁 | 东方娃娃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